新华网记者 赵银平
【学习进行时】4月15日至17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。细察深问、殷殷嘱咐,考察中的诸多细节蕴含着习近平的思考与情怀。新华社《学习进行时》原创品牌栏目“讲习所”今天推出文章,为您解读。
四月的和煦春风中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,深入贫困地区,问民生、察民情。
步步行,声声问,殷殷情。细节中有深情、深意,值得我们咀嚼、回味。
辗转行,心中有牵挂
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,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。15日中午,习近平一下飞机,就转乘火车、汽车前往石柱县。山路蜿蜒,坡急沟深,总书记一行辗转3个多小时抵达大山深处的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。
他踏着湿滑的石阶登上陡坡,来到群众家中,仔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;他沿着乡间小路步行察看自然环境、村容村貌,了解村民脱贫的情况;他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,摆政策,聊变化,谋发展……
不辞辛劳,风尘仆仆,为的是真正了解百姓所需、所想、所盼,让举措贴近实际,让决策有的放矢。
“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。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,更没有决策权。”眼睛向下、脚步向下,深入百姓、调查研究,这是习近平一贯的作风。
31年前的1988年6月,刚到宁德担任地委书记,习近平就一头扎进了基层。到任不到3个月时间,习近平走遍闽东9个县,后来又跑了绝大部分乡镇。时任宁德地委政研室副主任李金煊回忆说:“只要不开会,一有点时间,习书记就要下乡去,一年里半年的时间都在下乡。”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调研的足迹更是遍及大江南北,遍及社区、乡村、企业、学校、军队。
山一程水一程,深入基层百姓中。脚下有方向,心中有牵挂。为民情怀,就在这一步步的行走中。
入民户,声声算细账
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贫困户谭登周家,习近平从屋外看到屋内,详细询问老两口生活和身体状况。老两口去年因病因伤返贫,在帮扶政策下逐步摆脱贫困,基本生活有保障。总书记同他们一起算起了收入账和医疗账:“低保补助有多少?”“土地流转一年收入多少?”“医药费花了多少?报销了多少?”“子女一年给的赡养费有多少?”习近平问得十分仔细。他说,你们家不愁吃、不愁穿这“两不愁”我们直接看到了,医疗保障、住房安全做得也挺好。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,才是真正的好。
在老党员、已脱贫户马培清家,看到谷仓里装满粮食,厨房里挂着不少腊肉,温饱不愁,了解到他们家通过参加黄精中药材产业发展和土地入股分红、管护药材基地等方式,实现了稳定脱贫,习近平表示欣慰。
对国家的发展,习近平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;对人民的生活,习近平更有一枝一叶的细处关怀。
每次到地方考察,百姓的生活都是重点:在北京草厂胡同,他询问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、冬天用什么取暖、每个月的电费要多少、年货备齐没有;在抚顺东华园社区,他关心住房改善情况如何、退休金和社保能不能按时领取、看病方便不方便;在湘西十八洞村,他察看贫困村民施齐文家的谷仓、床铺、灶房、猪圈……
看得细、问得细。细心的查看,处处落到生活实际;细致的询问,句句点到生活细处。民生实情,就在这些细账中。总书记对百姓的关切,就在这些细节里。
进学校,殷殷谈教育
15日下午,习近平来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看望老师和同学们。在学校操场,他向围拢过来的孩子询问学习和生活情况;在师生食堂,他了解贫困学生餐费补贴和食品安全卫生情况。他强调再苦不能苦孩子,再穷不能穷教育;他叮嘱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,确保学生在学校学、住、吃都安全。“‘两不愁三保障’,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。”他说。
声声句句,都是温暖;声声句句,着眼未来。在习近平眼中,这不仅仅是一所学校,更是中国所有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。他思考的,是教育对摆脱贫困的重要作用。他多次谆谆嘱咐:
“扶贫必扶智。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,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,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。”
“革命老区、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,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,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”
“要加大对革命老区、民族地区、边远地区、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,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,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。”
在持之以恒的关注与推动下,而今成果可喜:
党的十八大以来,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%以上。截止到2018年9月,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改善,全国已有29.1万所义务教育学校(含教学点)基本办学条件达到“20条底线”要求,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94%;累计资助各教育阶段学生4.25亿人次,为3700多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改善营养膳食;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,累计录取学生37万人,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……
当教育公平的阳光洒向神州大地,让每个孩子上得起学、上好学,正在从梦想变现实。
习近平考察中的这些细节,处处温暖人心。
点击进入专题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