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说黄昏恋只有温馨浪漫?凤鸣镇一位六旬阿姨最近就遭遇了一场精心编织的“甜蜜风暴”,差点让她辛苦攒下的40万养老钱打了水漂!幸运的是,县公安局凤鸣派出所的民警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化身“反诈拍档”,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“反诈阻击战”,最终守住了老人的钱袋子。
初现端倪:“军人男友”的“黄金诱惑”
故事要从5月初说起。丧偶数年且一人独自生活的贺女士,在交友软件上邂逅了一位自称“军人”的网友。这位“兵哥哥”嘴甜得像抹了蜜,“亲爱的”“宝贝”叫个不停,嘘寒问暖无微不至,很快让贺阿姨倍感温暖,卸下了心防。聊得火热之际,“兵哥哥”神秘兮兮地透露了一个“发财门路”——投资黄金,稳赚不赔!
第一次拦截:“避暑房”借口露马脚,银行报警民警拆招
5月26日,被“甜蜜”冲昏头脑的贺女士,按照“男友”的指示,兴冲冲地来到凤鸣镇中国农业银行网点。面对工作人员,她声称要取出6万元现金用于“购买避暑房”。 然而,在办理过程中,银行工作人员敏锐地察觉到贺女士神色紧张、举止异常,回答问题也含糊其词。高度的职业警惕性让工作人员在协助操作手机时,不经意间瞥见了其与“男友”的聊天记录,赫然发现所谓“买避暑房”实则是要“投资黄金”! 这立刻触动了工作人员的“反诈雷达”,果断报警。
凤鸣派出所民警辅警火速赶到。“阿姨,这钱取出来真是买避暑房吗?对方您见过面吗?”面对民警的询问,贺女士起初很抗拒。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不急不躁,化身“反诈侦探”,陪着她一起翻看手机聊天记录,一点点剖析“投资黄金”背后的猫腻:“您看,这‘军人’身份是假的吧?所谓的投资平台就是骗子设的局啊!”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“反诈课堂”,贺女士当时似乎“醒悟”了,拍着胸脯保证:“不上当了,肯定不上当了!”
第二次拦截:“没钱用”的借口再被识破
然而,骗子的“洗脑”功夫了得!仅仅过了一周(6月3日上午),贺女士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农行柜台。这次,她换了个说法:“小伙子,我手头紧,没钱用了,帮我把这6万块定期转成活期吧。”细心的银行工作人员一看,这不就是上周差点被骗的贺阿姨吗?心里咯噔一下,立刻再次悄悄拨通了民警的电话。
民警赶来后,一番询问,发现贺女士卡里明明还有钱可用!谎言被戳穿,贺女士有点慌,又急忙改口:“哎呀,我是怕那张定期存单丢了,取不到钱怎么办!”民警一听,哭笑不得,耐心解释:“阿姨您放心,存单丢了,咱们带着身份证来银行就能补办,钱一分不会少您的!”这下,贺女士哑口无言,悻悻地离开了。
第三次拦截:儿子紧急驰援,合力唤醒母亲
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,没想到当天下午,银行的电话又响了!工作人员焦急地说:“民警同志,那位阿姨又来了,还是说要转钱买避暑房!”看来,骗子是铁了心要把贺女士“榨干”,并且再次教唆她以“买避暑房”为借口!
情况紧急!民警这次直接联系了贺女士在外地工作的儿子。儿子一听母亲深陷骗局且执迷不悟,心急如焚,立刻放下工作,驱车火速赶回凤鸣。在凤鸣派出所,儿子仔细检查母亲的手机,民警则在一旁再次详细拆穿骗子的层层套路和“黄金投资”的虚假本质。看着风尘仆仆赶来的儿子和苦口婆心的民警,贺女士一脸的不好意思,终于彻底从“甜蜜陷阱”中惊醒过来:“我……我真是糊涂了!差点把养老的老本都搭进去啊!”
警银联手,筑牢“防火墙”
事后查证,贺女士的银行账户里足足有40万元存款!如果不是银行员工第一次就高度警惕并机智发现“买避暑房”背后的真实意图(投资黄金),如果不是民警一而再、再而三地耐心劝阻和敏锐洞察,如果不是儿子关键时刻的亲情驰援,这笔巨款恐怕早已落入骗子口袋。
警方温馨提醒:捂紧钱袋,警惕“糖衣炮弹”!
“网恋”+“投资”=诈骗! 当屏幕那头的“完美恋人”突然开始推荐“稳赚不赔”的投资项目(如黄金、期货、虚拟币等),请立刻拉响警报!十有八九是“杀猪盘”。
警惕“合理”借口! 骗子常教唆受害人用“买房”“看病”“装修”等看似合理的借口向亲友借钱或去银行转账汇款,以规避监管。务必核实真实用途。
官方平台才靠谱!投资理财请认准银行、券商等正规金融机构,别信来路不明的APP和链接。
遇事多问身边人!大额转账或改变理财计划前,多和家人商量商量,或者直接找银行工作人员、警察聊聊,旁观者清!
存单丢了莫心慌!银行存单遗失?别怕!带上您的有效身份证件到开户行就能办理挂失补办,资金安全有保障。
这场一波三折的“反诈阻击战”,正是警银协作机制高效运转的生动体现。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同金融机构深化合作,紧盯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新花样,全力当好老百姓“钱袋子”的守护神!
(记者 贺元河)
betway必威体育官网报第20200806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