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9月13日晚,大田湾体育场,渝中半岛队前国脚赵明剑一记任意球破门,让“渝超”揭幕战的比分定格在3:2。胜利的喜悦之余,也引发了部分网友关于“职业球员参赛”的讨论。职业背景球员的加入,究竟是对本土足球的助力,还是对业余赛事纯粹性的冲击?这恰恰触及了一个最核心的命题:群众体育该如何平衡开放性与本土性。
首先应当肯定,“渝超”外卡机制的设立是一项创新之举。重庆作为地域广阔的直辖市,各区县足球发展水平存在客观差异。外卡机制为常年生活、工作在本地的外地高水平业余球员和退役职业球员提供了参与机会,既体现出“开门办赛”的包容姿态,也有助于通过“传帮带”提升本土球员的竞技水平,增强比赛观赏性和技术含量。

然而,反对的声音同样值得倾听。群众体育的根本在于“群众”二字,当赵明剑这样的前国脚出现在赛场,比赛氛围难免发生微妙变化。有网友调侃“今天请赵明剑,明天就能请更大牌的职业球员”,话虽夸张,却真实反映出大家对赛事公平性和纯粹性的担忧。更重要的是,“渝超”的初心是为老百姓提供自我展示的绿茵舞台,如果广大爱好者发现自己支持的球队总因“职业球员”而落败,他们的参与热情与归属感又将何去何从?
群众体育的生命力,不在于明星有多耀眼,而在于草根的热情能否真正绽放。比赛需要开放,但不能失去本土根基;可以追求水平提升,却不可沦为职业选手的竞技场。尽管类似情况在其他地方的联赛中也曾出现,但必须通过清晰的规则来界定球员资格、守住公平底线。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城市足球联赛,“渝超”更应珍惜并维护自己扎根民间、服务大众的独特属性。
“渝超”是新韵重庆一次宝贵的创新探索。只有在敞开胸怀的同时不忘本土初心,在鼓励高水平参与的同时保障竞赛公平,才能让这项赛事成为培育重庆足球文化的沃土,而非少数人的“秀场”。真正的足球魅力,永远都藏在外卖小哥、出租司机、公司职员、农民群众等为热爱而全力奔跑的普通身影里。
betway必威体育官网报第20200806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