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群活跃在医院里的人们,他们不穿白大褂,却也是“天使”,真心服务病患,他们是县医院“医路有你”志愿队的成员。“我服务,我奉献,我快乐!”简单的口号背后,是他们执着的追求。他们一路陪伴着患者,让患者不再惧怕,让医院充满人情味。
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“温度”
11月20日,记者来到县医院的挂号大厅,看到各个自助机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,一眼看过去,简直人满为患。而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人群中不停地穿梭,搀扶老年患者,推着残疾患者,帮忙挂号和缴费……这群忙碌的志愿者成为了医院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今年9月,县医院成立了志愿者服务中心,向社会招募志愿者,打造了一支“医路有你”志愿者队伍。目前,共有志愿者65名,有教师、园林工人、生意人等,他们的服务内容包括导医、取药、自助挂号、引导、维持秩序、关爱儿童患者、协调医患关系、关爱老年人以及临终关怀等,让患者切身感受到医院的“温度”。
张海涛:退休后做志愿者
张海涛退休前是一名教师,如今,他在县医院找到了“再就业”的乐趣。张海涛64岁,今年3月退休,平日里除了看看书,就是在家看电视,这样的日子让他觉得乏味。
今年9月,当护士的女儿无意中提到了医院要招募志愿者,张海涛一听到这事,高兴地不得了,他让女儿立即给自己报名。后经医院各方面的考核,张海涛顺利进入医院当上一名志愿者。经过一周的培训后,他很快就上岗为患者服务。
如今,一周七天,他总是早早地到医院,换上红马甲,到门诊大厅的自助服务机前,指导大家如何挂号、缴费等。就诊高峰期,他反反复复演示着如何自助操作,不厌其烦地为患者指路。
“与其退休后在家看电视,还不如到医院来帮忙。”张海涛说,做志愿者仅有的“福利”是中午的一荤两素、一碗米饭,但他乐在其中。“老人生病,孩子们容易情绪失控,如果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,让他们更省时省力,医患关系得到缓解,我也会很快乐。”
徐修英:享受助人的快乐
59岁的徐修英,从县医院创建志愿者队伍时,她就是其中的一员。每周一至周日的早上8点不到,徐修英就会穿着红马甲,准时出现在县医院的门诊大厅,开始一天的志愿工作。
徐修英是青龙街道滨江社区人,在50岁之前,她和丈夫一起在外做服装生意,之后,她和丈夫就回家带孙子。如今,孙子就进小学了,也不用徐修英照顾了,她除了平日里跳跳坝坝舞,也没有其他事了。
两个月前,徐修英无意中听邻居说县医院招募志愿者,就去医院报名参加了。可在上班第一天,她就平白无故地被患者辱骂,徐修英一时无法接受,就找到了“医路有你”负责人周萍,说不要干了,做着费力不讨好的事,觉得自己委屈。
这时,周萍对着她说:“老徐,你这么快就放弃了?你换个角度想一想,来医院的人基本上都是看病的,他们的情绪肯定不稳定,你就让生病的人发发气又怎么了?”徐修英听周萍这样一说,认为是那么一回事。
从此,她就以更热情的态度来做志愿服务,给前来就医的患者指指药房在哪,内科、外科怎么走,帮残疾的患者推推轮椅,给忙不开的年轻父母抱抱孩子……在门诊大厅一转就是一上午。渐渐地,徐修英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欢乐,她就更加主动地帮助需要帮助的患者。“每做一件好事、实事,我都觉得心情舒畅。我的精彩人生,从59岁做医院志愿者时才开始!”徐修英笑呵呵地说。
志愿者上岗前须进行培训
虽然志愿者都是在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做服务活动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“想来就来,想走就走”。据介绍,到县医院做公益服务的志愿者,一般都会经三道程序:报名面试、分岗培训和排班上岗。
对于培训的内容,志愿者一般都会在医院先“走一遍”,对门诊、放射、检验等各科室布局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,对就诊流程也逐渐熟悉。然后,根据志愿者所分岗位的不同,还会有相关科室的专业人员做进一步培训。“对于我们的志愿者,在加入后需要经过专业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,了解医疗的相关知识,并学会用适当语言来安抚病人,这样才能为病人和家属服务。”周萍告诉记者。
(记者 王彬彬)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