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富难、居住难、交通难、就医难曾是高阳镇团堡村最直接、最紧迫、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。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,我县全面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措施,逐步让当地村民走上了致富路、小康路、幸福路。
近日,记者走进团堡村,放眼望去,草木青翠,群山绵延,鸟鸣虫啾,流水潺潺。村子里,一幢幢洁净敞亮的农家小院掩映在绿荫之中,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,一幅美丽、宜居、文明、和谐的新农村图景映入眼帘。
然而在过去,由于交通闭塞、思想封闭,村民们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穷日子。村民杨青山和许多年轻力壮的村民们一样,纷纷离开村庄外出打工,但因为没文化、没技术,生活依旧贫困,一家人的生活常常入不敷出。
杨青山一家有六口人,年迈的母亲患有心脏病,他自己也患有乙肝、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,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小孩。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。“尽管我每天努力工作,想让生活好起来,但是每次拿到工资后,依然填补不了医药费,收入成了负数不说,自己还落下了一身病。渐渐地,我对未来生活也越来越没有信心。”杨青山回想起那段往事,叹了口气。
2015年,杨青山家被评为建卡贫困户,在镇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,他家的生活状况逐步发生改变。他家不仅享受了医疗扶贫政策,从根本上减轻了医疗负担,还发展起养殖业,一年收入四五万元。“以前生病就只能拖,拖到受不了了才会去看病拿药。但现在不一样了,看病经济压力小了,生病了就去看,也不用因为节省钱不按时吃药,还有家庭医生定期上门询问并检查病情。”杨青山笑着说。
说起养殖,杨青山养的鸡可是远近闻名。来到杨青山养鸡的温室里,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托起幼鸡查看生长情况,他的妻子正在给鸡喂食。
“第一批4000只鸡已经出栏卖完了,这批鸡有1500只,都还在温室,等这批幼鸡长大了,再买2500只回来养。”杨青山心里早已规划好未来的养殖路。
养鸡销售方面,杨青山也摸索出了经验,从刚开始卖脱温苗,到卖幼崽,再到成熟的土鸡……每个阶段都能赚到钱,现在他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,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更多了,忧愁变少了。
“要勤快,要努力,要靠自己的双手……”杨青山母亲熊德清时常这样教导他。杨青山也是这样做的,现在做养殖赚的钱一家人吃喝不愁。杨青山告诉记者:“政府帮扶加上我们自己双手劳动,做事也越来越有劲,生活也越来越有希望。”说起这几年的变化,杨青山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,笑得合不拢嘴。
熊德清特别担心儿子杨青山的健康和安全。去年腊月14日凌晨1点多钟,当大家已经熟睡时,杨青山和他的妻子还在温室里给4000只鸡做育苗。由于太长时间没有休息,两人先后昏倒在温室里。熊德清看着夜越来越深,孩子还在忙碌,一直放心不下,就前来查看。走进温室,看见儿子和儿媳妇昏倒在地,怎么叫也叫不醒,急坏了熊德清。她赶紧喊醒杨青山父亲,一起把他们背回家,喂了葡萄糖后,过了好一阵,杨青山和妻子才醒过来。熊德清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,她说:“儿子和儿媳是家里的顶梁柱,千万不能有闪失,大家都要健健康康的,家里日子才会越来越好。”
脱贫致富不能“等靠要”,杨青山做起养殖后,不分昼夜地劳作,忙的时候一天只能休息两个小时。生活从来不会辜负努力的人。现在杨青山靠养殖鸡一年有四五万的收入,平时还会喂点鸭、兔子,种些玉米,蔬菜,再加上公益岗位工资,一年有六七万元的收入。一家六口还搬出了土坯房,住上安全宽敞的新房子,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屋后山体滑坡,交通也方便。杨青山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
(记者 郑红均 朱贞霓 邓磊)
2020-07-28
2020-07-27
2020-07-03